【海河之聲】走高速穿村道接力載客 承諾每人百元直達山頂 盤山景區 有人帶游客逃票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姜雯馨 2025-10-24 07:41:00

內容提要:日前,讀者張女士來信,向天津日報反映了薊州區盤山景區門口有人帶游客逃票進山,『省錢』游覽虛假景點的現象。

  (一)

  讀者投訴:

  盤山景區有人欺騙游客

  日前,讀者張女士來信,向天津日報反映了薊州區盤山景區門口有人帶游客逃票進山,“省錢”游覽虛假景點的現象。信件內容如下。

  天津日報:

  國慶期間,我在盤山景區大門前廣場,被自稱本地村民的人游說,花200元錢,坐他的車去游了盤山。男子說可以開車帶我們到“少林寺”“文殊院”,而且車到景點跟前,一步都不用自己走。

  一路上司機一直跟我們聊天,他說如果游客自己開車,這條山路是不允許進的,因為沒交錢,他們定期繳費纔被允許上山。但是我看到路邊有許多農家院,院門口還停著多輛私家車,司機又說這些車的費用都含在住宿費裡,由農家院統一繳費。

  車行一路,我們既沒看到景區大門,也沒經過任何檢票關卡,心裡感覺不踏實。等最終抵達目的地,纔發現情況和承諾的完全不一樣。我後來特意查了官方景區地圖,他們帶我們去的所謂“少林寺”“文殊院”“乾隆喝茶地”等,地圖上根本沒有標注!“少林寺”只是兩座孤零零的大殿坐落在沙土地上,景區該有的講解員、保安,一概沒有,就連司機嘴裡最大的觀景臺,上去之後纔發現,就是旁邊一座建築前的空地,遠眺前方就算觀景。“文殊院”更離譜,那就是一家飯店,只不過在路邊造景搭了一道“瀑布”。“乾隆喝茶處”是樹下的一塊大石頭,旁邊就是賣山貨的小攤,之前來薊州區的時候我們經常光顧。這哪裡是景點,他們這是在欺騙呀!

  我希望通過我的經歷給大家提個醒,也懇請有關部門好好管管這種亂象,他們連本地人都敢騙,外地人來了更容易上當。別讓這些人抹黑了咱們天津文旅的形象。

  張女士

  (二)

  記者暗訪:

  逃票團隊有組織有分工

  “專車送上山,不用買門票,景點全看到。”盤山景區門口,攬客者不斷用誘人承諾招徠游客。近日,記者通過暗訪,親身體驗了這個“省錢捷徑”的騙局。它通過層層轉接,最終將游客引向野路,背後是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

  停車場裡攬客

  承諾百元直達山頂

  10月14日清晨,盤山景區停車場入口處,記者剛停好車走出停車場,一名中年男子就迎了上來:“去景區嗎?不用買門票,專車直送山頂。”

  記者問:“能到山頂景點嗎?”中年男子掏出一張磨損嚴重的地圖,手指精准地落在“南天門”上,信誓旦旦地保證:“看,就是這兒!下來就能逛雲翠寺,離掛月峰一步之遙。”為增強說服力,他還當場算了一筆賬:“門票78元加保險5元,索道60元,官方價143元!跟我走,只收100元,立省43元,還免去爬山之苦!”記者追問車程,他拍胸脯保證:“十多分鍾直達!”

  在與男子溝通的過程中,停車場四周“請勿輕信違規攬客”的提示一直反復播放,記者隨口問:“違規攬客,說的是你們吧?”男子面不改色:“那是說帶游客去假景點的,什麼少林寺呀、文殊院呀,不是沒開發就是胡編的,那些地方根本就不要票,就是騙錢的線路。我們可是真能把您送進景區的。”

  上車先付款

  面包車塞進7人

  記者跟著中年男子來到停車場對面一家飯館的後院。院裡停了十多輛車,男子徑直將記者帶到一輛舊面包車前。司機是個瘦高個兒,帶路男子讓先交錢,“瘦高個兒”隨即亮出微信收款碼催促付款。錢轉完,記者被“讓”上面包車。

  圖 載游客的面包車在林間空地停下。

  車上此時已有2人就座,車內環境較差,其中靠近車門的可折疊座椅歪斜不穩、靠背無法直立。記者提出質疑,“瘦高個兒”勸說:“一會兒就到,坐不了多長時間。”說著汽車便啟動了。

  剛駛出幾十米,汽車再次停靠,又有3名乘客上車。連同記者2人,總共7人將車廂擠得滿滿當當。汽車再次啟動,卻並未駛向景區大門,而是調轉方向,一頭紮進了京平高速公路。記者與司機攀談得知,他們是一個約20多人的“團隊”,分工明確,中年男子是負責攬客的,“瘦高個兒”開車,山上還有接應的人。“我們是‘一條龍’服務,服務可比景區工作人員強多了。”司機說。

  車輛很快駛下高速公路,開進附近的東窩鋪村。村道狹窄,路面顛簸,面包車一路晃動,車裡的人左搖右晃,像在“滾元宵”。“瘦高個兒”並未減速,在山路上快速行駛,車內不時傳出驚叫和“慢點開”的提醒。

  景區內有車接應

  接力送也沒到達山頂

  行駛約10多分鍾後,山道前方出現一個上鎖的鐵柵欄門。“瘦高個兒”並未停車,而是熟練地向右拐至一條小路,那裡有一道小門同樣上鎖。“瘦高個兒”把車倒回來,找了第三個鐵柵欄門發現依然上鎖後,招呼所有人下車,指引大家從柵欄門與旁邊綠植之間的縫隙處鑽過去。

  圖 游客從柵欄門與旁邊綠植之間的縫隙處鑽過。

  “到了?”有游客問。“瘦高個兒”說過了柵欄門就進入景區了,讓大家再等會兒,有車來接。不到5分鍾,一輛棕色面包車從景區內部駛來,“瘦高個兒”招呼7名乘客換乘棕色面包車。棕色面包車沿一條碎石路繼續向前,路面顛簸。記者注意到,路旁的草叢裡零星停著至少4輛類似的面包車。約4分鍾後,車在一片林間空地停下。“司機說:“到了。”

  大家還沒弄清楚情況,又一輛面包車駛來,車上下來三四人。當記者詢問這些人的來歷時,司機答:“那是另一個團隊的。” 原來,盤踞於此的“野導”團隊不止一個。

  司機將大家帶到右側一處陡峭的土坡前,表示從此處上行,約六七分鍾即可到達南天門平臺。為說明路線,他出示手機中一棵枯樹的照片,“你們找到這棵樹,從樹對面的小路上山即可。”同時留下一個聯系電話,說上方有人接應。

  這條所謂的“小路”,其實是一條有碎石、易打滑的野徑,部分路段需要手腳並用。記者與同行者向上攀爬了十多分鍾,衣物沾滿植物毛刺,纔氣喘吁吁地到達一條石板路。沿途手機沒有信號,無法聯系接應人。經詢問景區保潔員並查看路牌,確認當前位置在盤谷寺服務區與紫蓋峰之間,距南天門平臺還有約800米的山路。一位下山的驢友表示,從此處快步走到南天門至少還需40分鍾。此時,所有游客均意識到上當,所謂的“十多分鍾直達”並不屬實,全程實際耗時近40分鍾,體力消耗大,且存在安全風險。

  說好在山上接應的人,根本沒看到影子。記者在時有時無的信號裡勉強打通電話,對方卻只說了一句“行程已經結束了”。至於為什麼留電話,他輕飄飄地解釋:“就是怕你們走丟了。”正說著,旁邊小路上又鑽出來兩位游客,他們也是被“另一個團隊”用同樣的方式送到這裡的。

  (三)

  騙局背後是管理漏洞

  薊州區將全力整治非法攬客

  這次暗訪,證實了讀者反映“薊州區盤山景區,有人帶游客逃票進山”一事屬實,而且還發現這些有組織、有分工的團隊在送客進山的過程中存在欺騙行為。

  暗訪結束,幾點疑問揮之不去:那輛在景區裡接應的棕色面包車是怎麼進去的?為什麼它能通過景區的一道道關卡?草叢裡藏著的那些車又是做什麼的?其背後是否存在著更深層次的管理漏洞?盤山景區到底有多少這樣的“團隊”從事逃票活動?

  記者將暗訪情況反映到薊州區政府,該區相關領導牽頭召集文旅、公安、交通、市場監管及景區管理等多個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緊急研討盤山景區周邊旅游攬客亂象的綜合治理方案。

  據介紹,盤山景區出現非法攬客這一亂象的根源在於景區與周邊村集體土地邊界交織的特殊地理格局。盤山景區15平方公裡范圍內僅有2.1平方公裡為國有土地,其餘均屬村集體用地,村民承包的山場與景區邊界犬牙交錯,形成了管理真空地帶。非法攬客人員利用這一特點,誘導游客通過承包山場的農事通道進入景區。這些山間小路遍布山林,僅在南天門下側設置了鐵絲網圍擋,但無法在村民承包地內設置警示標志,導致治理工作陷入“邊界過長、小路眾多、取證困難”的困境。

  自去年4月至今,已查扣非法攬客車輛38輛。但由於攬客行為依托村民自有山場,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反復性,治理成效難以鞏固。

  針對這一頑疾,薊州區將采取以下措施:由區文化和旅游局牽頭,啟動為期40天的聯合整治行動,重點對景區入口、停車場及東西兩路沿線進行巡查。交通執法支隊將盯控重點車輛,依法查處無證營運。在景區管理方面,將增派人手實行停車場包片責任制,對攬客行為進行驅離,同時加快對十餘處進山小路的物理封堵,增設監控設備實現全天候監控。協調鎮村在交界處設置警示牌,建立農家院“黑名單”制度,切斷非法攬客的產業鏈。

  (記者 韓愛青 趙煜 文/攝)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